中國天氣網首頁天氣生活旅游

進入十月,一場對象為空氣污染的“圍殲戰(zhàn)”正緊鑼密鼓地排兵布陣。戰(zhàn)場正是我國霧霾最嚴重的地區(qū)之一——京津冀魯晉內蒙古等六省市地區(qū)。

霧霾是天氣現象,現因隨之而來的空氣污染問題被眾人詰難;空氣污染是多年環(huán)保沉疴,也因頻發(fā)的霧霾圍城被徹底扯入眾人視野,無所遁形。

在這場圍殲戰(zhàn)中,霧霾與空氣污染,究竟是誰“捧殺”了誰?通過解讀北京新近出臺的《北京市重污染應急預案》,我們或可一窺究竟。

李小泉 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專家

馬懷德 中國行政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

“霧霾和空氣污染是不同角度看同一問題。”

“一旦發(fā)布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北京超過半數的機動車都將停駛?!?/P>

“《北京市重污染應急預案》本質上是地方政府的規(guī)范性文件,如果它經過行政法、地方性法規(guī)等其他法律法規(guī)授權,可以有強制性條款。”

今年我國平均霧霾日數52年來最多

圖說:空氣污染讓你少活了多少年?

概念解讀:霧霾和空氣污染是同一問題不同角度

“霧霾”與“空氣污染”似乎總是形影不離,一起見諸報端,遭受全國人民的詰問。這顯然是“霧霾”自己作的孽。從今年1月份霧霾連鎖京城25天,到前段時間的東北遮天霧霾,作為一種降低能見度的天氣現象,霧霾已然成為挑動眾人神經的熱點事件。再加上總是與之形影相隨的空氣污染,更是將人們對霧霾的焦躁引燃得一發(fā)不可收拾。


 

霧霾是氣象角度出發(fā),從能見度方面來判別的天氣現象,空氣污染是由單位空氣體積內污染物粒子濃度來衡量。

 

它們其實是不同角度的同一問題,猶如一個硬幣的兩個面,雖有不同,但仍被緊緊捆在了一起,共同成為全國,尤其是京津冀地區(qū)及周邊地區(qū)人們關注的焦點。

進入詳情

現實解讀:北京霧霾,想說再見不容易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于你站在天安門前,卻看不見毛主席?!苯衲昴瓿?,網友@徐昕幽默的語句撞上北京1月僅5天沒有霧霾的殘酷現實,結果就是這條微博的轉發(fā)量速度超過了10萬次。

 

現在,距離年初的那場霧霾已過去許久,但北京的霧霾天氣始終難以徹底驅散?!笆弧遍L假北京持續(xù)霧霾,空氣現嚴重污染;28日,北京出現繼國慶假期過后最為明顯的霧霾天氣,多地空氣質量再次達到嚴重污染級別;10月最后一天,霾黃色預警與空氣重污染藍色預警雙雙降臨北京。

 

據悉,北京今年10月出現的霧霾天數已較常年同期偏多5~10天。

 

北京霧霾,想說再見不容易。

進入詳情

政策解讀:“圍殲”霧霾 北京重拳治理空氣污染

“圍殲”霧霾的戰(zhàn)鼓早已敲響。

8月18日,環(huán)保部與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等六省區(qū)市人民政府簽訂了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呼吸保衛(wèi)戰(zhàn)在京津冀大地正式打響;

9月30日,環(huán)境保護部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fā)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qū)重污染天氣監(jiān)測預警方案》;

10月14日,中央財政安排50億元資金,全部用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qū)大氣污染治理工作;

10月16日,京津冀環(huán)境氣象預報預警中心成立,主要負責京津冀及華北區(qū)域環(huán)境氣象預報預警;

10月23日,京津冀及周邊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在北京啟動,從此六省市區(qū)責任共擔、信息共享、協商統(tǒng)籌、聯防聯控。

 

北京,在這場戰(zhàn)役中顯然受到更多關注。

進入詳情

法律解讀:應急預案能管多大的事?

應急預案的出臺告訴了人們北京遇上霧霾怎么辦,不過如果得不到貫徹實施,它也只是紙上談兵。

 

那么,《北京市重污染應急預案》法律效力如何?它的強制執(zhí)行力由什么保障?

 

“《北京市重污染應急預案》本質上是地方政府的規(guī)范性文件?!敝袊姓▽W研究會會長、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接受中國天氣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地方政府的規(guī)范性文件本不應設定強制性條款,不過如果它經過行政法、地方性法規(guī)等其他法律法規(guī)授權,也可以有。”

 

《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辦法》正是應急預案的實施提供法律支持之一。

進入詳情

結語

10月的最后一天,北京是在分別由市氣象局和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發(fā)布的霾黃色預警和空氣重污染藍色預警,這雙重預警中度過的。霧霾與空氣污染這對形影難離的難兄難弟現在有了各自的預警“歸宿”,而等待它們的仍將是持久的圍殲戰(zhàn)。

但對普通人而言,在談“霾”色變的同時,反復的空氣污染洗禮也讓人們生出了一些麻木心理。“厚德載霧,自強不吸,霾頭苦干,再創(chuàng)灰黃!事實再次證明:霧以吸為貴??!”網民的自我調侃式已是焦躁過后無奈的反映。

更多往期回顧

欄目制作團隊 監(jiān)制:衛(wèi)曉莉 顧問:李小泉 策劃:朱茜 編輯制作:朱茜 視覺效果:谷成 欄目郵箱news@weather.com.cn
關于我們-營銷中心-廣告服務-聯系我們-人員招聘-網站律師-客服中心-會員注冊-中國天氣通-mobile版-微天氣-使用幫助-網站地圖-版權聲明

客服郵箱:service@weather.com.cn 廣告服務: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制作維護與商務推廣: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
鄭重聲明:使用本站天氣信息,請與本站聯系獲取天氣信息使用授權 授權郵箱 :service@weather.com.cn

京ICP證010385號 京公網安備11041400134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