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歡迎您的到來!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English Version 繁體中文
天氣預報 北京 上海 廣州 福州 重慶 西安 南寧 深圳
中國天氣網(wǎng) > 首頁 > 專家在線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首席段麗談防災減災

【字體:   2011-05-12 19:29:09   來源: 中國天氣網(wǎng)

我國象防災減災的法律法規(guī)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主持人:2000年以來國務院先后頒布并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氣象災害防御條令》等等,很多氣象災害防災減災的專門法律,您能給我們介紹一下這些氣象防災減災的法律法規(guī)主要規(guī)定的是哪些方面的內容呢?

段麗:這個應該是了解一下,我們國家高度重視氣象防災減災的法律建設,現(xiàn)在頒布了一系列關于氣象防災減災的法令法規(guī),《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是調整和規(guī)范人們在從事氣象活動中的各種法律關系和行為的準則。另外氣象法也是我們國家認可的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法律,應該說還是比較高的一個法律。氣象法一共是八章45條,除了總則以外,建設與管理氣象觀測的設施,氣象的探測,還有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的天氣的預報,氣象災害的防御,氣候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和保護,另外那些法律責任內容等等,包括這些方面的內容。

舉幾個例子,他們的內容當中,其中之一外國組織和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所有的海域當中不能夠從事氣象活動,要想從事的話,必須經(jīng)過國務院主管機構或者是有關部門批準。從事氣象活動所有的企業(yè)和人員都應當遵守國家制訂的氣象技術標準規(guī)范和規(guī)程,國家要依法保護氣象設施,我們所有立在各個地方的自動觀測站這些氣象設施受國家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能侵占、損毀或者是擅自移動這些氣象設施,這都是違法的。

還有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臺站,應該按照職責向社會發(fā)布公眾的氣象預報還有災害性預警這些信息。除此以外,其他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向社會發(fā)布公眾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預警。這是我們氣象法明文規(guī)定的,十分明確。

除了一些基本的氣象資料以外,其他的氣象資料是保密的,國家有規(guī)定。未經(jīng)依法的批準,任何組織和個人不能像搬家一樣把氣象臺從這兒搬到那兒去。還有大家能夠經(jīng)常遇到的,具有大氣環(huán)境影響評價資格的,有些單位進行工程建設這些評價,要求必須要用,我們國家氣象主管機構提供審查過的氣象的資料,不能說我已經(jīng)觀察好幾年了,我自己記得那些東西,那是不允許的。一個是氣象法方面,還有關于人工影響管理的條例,這些條例是在氣象法的基礎上,像人工影響天氣,什么時間放炮,一個是高射炮還有飛機執(zhí)行等等,或者是監(jiān)控條件,不能隨意的,來了一塊云,我就想放兩個炮打散一下,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也不是隨時可以做,即使氣象部門做也要經(jīng)過報批。

主持人:您覺得這些條例都發(fā)揮了怎樣的作用呢?

段麗:最近幾年來防災減災當中由于這些條例的貫徹和執(zhí)行和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還是取得了很重要的成效。我們國家實施的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都是我們國家專項預案情況,它適合像臺風、暴雨、寒潮、大風,低溫、高溫、干旱,還有雷電、冰雹、霜凍,還有大霧、霾。最近幾年在各方的努力下,氣象災害的各項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舉個例子,四川去年2010年8月12號到15號,四川出現(xiàn)了三次區(qū)域性大暴雨天氣,影響的范圍特別大,引發(fā)了次生災害特別嚴重,這個我們大家都記憶猶新,特別是汶川地震災區(qū)的災情特別嚴重,一些地區(qū)發(fā)生了很強的泥石流滑坡災害,通過氣象服務的主動,保障科學決策,像綿竹有16名氣象信息員,他們根據(jù)預警馬上就進入了二級應急預警方案,氣象員積極參與轉移群眾,當時的鄉(xiāng)政府也提前啟動了應急的措施,轉移58萬人,其中有一個氣象員,他們自己獲得以后,匯報以后,他們自己參與轉移群眾,這樣大大的減少了震區(qū)災害以后滑坡和泥石流。2009年那一年,我們國家的臺風是9個,平均我們國家的臺風應該是7個,影響很大。整個這一年當中通過中國氣象局九次啟動了臺風應急響應,歷時28天,總共發(fā)布的警報是234起,通過這一年根交通部和海上安全措施大家共同努力,臺風襲擊我們國家沿海期間,我們國家的船只連續(xù)第六年零死亡。走了一個臺風,又來了一個臺風。

跟農業(yè)部門聯(lián)合,海上和漁民的避港的消息,這一年臺風造成死亡人數(shù)43人,這一數(shù)字是十年以來臺風當中死亡最少的一年,這一年的經(jīng)濟損失也是最少的。雖然說災害很多,09年那一年的災害很多,臺風很多。在這種情況下,主要是政府組織主導的情況下完成了防災減災的措施。

主持人:這些條規(guī)在氣象防災減災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未來我們在氣象法制建設方面還有哪些措施嗎?

段麗:這個肯定是要有的。現(xiàn)在還有很多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正在醞釀,有些相對比較成熟了,有待于下一步能夠通過國家這個層面,這樣更加有效的在防災減災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像保險這一塊,防災減災除了我們要防它減它,來了災害以后,大家逃走了,或者是如何避免,提前轉移。就算人平安了,還有財產損失。未來還有很重要的是保險,如何有效的來把保險和氣象的災害聯(lián)系起來,進行氣象災害的保險,如何進行法律法規(guī)的建設。

主持人:除了法律之外,2010年國家又出臺了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和國家氣象災害防御規(guī)劃。這對于我們氣象防災減災工作都有哪些促進作用呢?或者說近年來,氣象防災減災工作都取得了哪些成就呢?

段麗:這就是剛才我說的,氣象防災減災,通過它我們幾次重大的災害應該說比以前有條不紊。06年百年一遇的超強臺風桑美登陸我們國家,中國氣象局首次啟動中國氣象局一級響應預案。全程跟蹤,做好臺風的檢測預報預警服務,整個這次過程,光福建就緊急轉移了41萬人次,海上有3.6萬艘船回港,浙江在這次過程當中,回港避風的船只達到3.44萬人。整個福建省在桑美期間,對沿海的海邊采取了停工停學停市的措施,以前沒有。這都是因為有了防災減災的措施預案以后才有權,政府有法可依,有規(guī)章制度可依才能夠對外發(fā)布。通過這些減少了很多人員和財產的損失。其他的我就不重復了,都是由于這些措施,這些法規(guī)的實施和氣象部門,最近幾年當中以政府為主導,全社會參與,各部門協(xié)調來共同達到防災減災的目的。

氣象防災減災基礎知識應從小學教育入手

主持人:成效非常顯著。今年的防災減災日的主題為“防災減災從我做起”,減輕災害損失,避免人身傷害,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要調動公眾參與到積極的主動的去防災減災,這也要求大家可能會要了解更多的科普知識,氣象部門是如何開展這種氣象防災減災科普宣傳呢?

段麗:我覺得這個問題也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我們中國氣象局局長在2010年參加兩會的時候就已經(jīng)提出來,我們國家應該建立專門的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各方面的科普宣傳隊,這個很重要。要爭取使科普知識更加通俗化,讓公眾能夠聽得懂,而且能聽懂這些科普知識也是我們中國氣象局,中國氣象服務中心重要的工作之一。像中國氣象局現(xiàn)在擁有中國天氣網(wǎng),中國氣象頻道,氣象知識等等等等這些,還有400的熱線電話,全國一體化的氣象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渠道,通過剛才我說的電子網(wǎng)都能夠查到很多的氣象災害信息。各省氣象局也在投入大量的力量,通過網(wǎng)絡、短信、影視服務以及官方的微博等方式,發(fā)布各種渠道的氣象防災減災的工作。

未來人們對生活的傳媒頻道也不僅僅局限于目前這種格局,在三網(wǎng)融合發(fā)展的大背景下,中國氣象局也在做著基于3G核心一代的手機氣象服務系統(tǒng)的技術產品,也將在系統(tǒng)認識了之后,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影視、傳統(tǒng)媒體,3G網(wǎng)絡傳播更加全面的覆蓋全國的防災減災的知識,還有減災的網(wǎng)絡,讓人們隨時隨地都能夠獲得氣象信息,防災減災的一些知識,防災減災的知識庫,我遇到這樣的情況我該怎么辦,應該告訴你,馬上采取什么樣的措施,應該躲在什么地方去等等等等。以后通過網(wǎng)絡你都能夠看到宣傳知識。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教育,我們覺得最重要的是小孩,我們小的時候一些雷電,防災知識,還是我在小學的時候老師教的,下了雨了不要到大樹底下去,不要到河里去,傘不要這樣舉著,手里要拿著要平放。這是小時候我們老師教過的,就影響我們的一生。教育是很重要的,我們經(jīng)常報道某個地方發(fā)生雷電災害了,這些事情有的時候反復的宣傳,公眾意識還是不太強,就是在小的時候缺失。我們每天能夠看電視,聽廣播等等,你有條件受到這種教育和熏陶的城里的人或者是你經(jīng)常接觸這方面的媒體,這幾種情況的人,他就總能接受。

有些在鄉(xiāng)下或者是邊遠山區(qū)的人如果小時候沒有受到專門有人給你講過的話,他在長大以后很少看電視,或者是像咱們說的,3G手機也沒有那么先進。你的電子顯示屏也沒有立到人家山里頭去,他就在成長過程當中就缺失這個,所以就會出現(xiàn)雷擊等等。

來了大風,這個大牌子正好擋風,風是擋了,沒有想到那個牌子被吹倒的話正好把你砸進去了。像這種基礎知識都應該從小學教育入手。這也是宣傳的重要的方面。

主持人:首先提到我們自身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才是真正做到了防災減災從我做起。

段麗:一定要從我做起,從身邊的人做起,我告訴我身邊的人,他再告訴他身邊的人。我們自己做的時候要充分意識。

編輯:徐輝
收藏此頁】 【打印

每日調查更多

您最關注最需要的氣象服務

我有話說

氣象服務

氣象服務熱線
撥打400-6000-121進行氣象服務咨詢、建議、合作與投訴
天氣預報電話查詢
撥打12121或96121進行天氣預報查詢
手機查詢
隨時隨地通過手機登陸中國天氣WAP版查看各地天氣資訊
關于我們-營銷中心-廣告服務-聯(lián)系我們-人員招聘-網(wǎng)站律師-客服中心-會員注冊-中國天氣通-mobile版-微天氣-使用幫助-網(wǎng)站地圖-版權聲明

客服郵箱:service@weather.com.cn 廣告服務: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制作維護與商務推廣: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
鄭重聲明:使用本站天氣信息,請與本站聯(lián)系獲取天氣信息使用授權 授權郵箱 :service@weather.com.cn

京ICP證01038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1400134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