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氣網

40張圖喚起80后童年記憶
40張圖喚起80后童年記憶
真正能直達我們內心的,永遠是與成長經歷重合的那些回憶。
冰箱,你不知的9個細節(jié)
冰箱,你不知的9個細節(jié)

冰箱不是保險箱!小編搜集了關于冰箱被忽視的9個細節(jié),你中招了嗎?

小蚊子的11個大秘密
小蚊子的11個大秘密

又到“群蚊亂舞”的時候了,關于小蚊子的11大秘密,一一為你解開。

中國天氣網 > 專題 > 天氣災害大事件

歷史與電影:一九四二 河南旱災肆虐

【字體:   2012-12-13 17:12:01   來源: 中國天氣網

title
電影《一九四二》海報

1942年,河南發(fā)生一場慘絕人寰的大饑荒,這場災難從春天開始,一直延續(xù)到1943年。在這次大饑荒中,有300多萬人成為餓殍。近期,由馮小剛執(zhí)導的電影《一九四二》正在熱播,電影講述1942年河南大饑荒人們逃難的故事,讓當年河南的那場大旱災重新受到廣泛關注。溫故1942,從當下出發(fā)的鏡頭聚焦70年前的那場災難,那段被遮蔽的心酸,淹沒在歲月灰燼中的國難,清晰地展現出來。歷史鏈條中的中原饑饉,餓殍、難民、地方官員、各級軍官、傳教士、記者等人物在歷史的舞臺登場,抗日戰(zhàn)爭、自然災害、百姓生計、官員腐敗等重大歷史事件一一呈現……

據史料記載,1942年全國有2/3的地區(qū)遭受旱災,河南等地尤為嚴重,加之蝗蟲肆虐,造成夏糧大幅度減產,秋糧幾乎完全絕收,其災情之重、范圍之廣,為歷史罕見。而當時正處戰(zhàn)亂時期,國民黨政府救災不力等社會因素加重了災害的影響,饑餓如魔咒一般降臨到3000萬人身上,吞噬了至少300萬人的生命,迫使300萬人流落他鄉(xiāng)。

據河南省9個氣象站的歷史資料分析,1942年河南省年平均降水量為408.5毫米,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少值,夏季降水偏少尤為顯著,加之氣溫偏高,導致出現了嚴重的夏秋連旱。

我國近代史災荒史上空前絕后的大災荒

據記載,1942至1943年河南災荒,在河南災荒史乃至整個中國近現代災荒史上,都是空前絕后的大災荒。此次災荒對河南人口變遷、鄉(xiāng)村經濟、社會沖突及賑災救荒諸方面都產生了巨大影響。河南災荒以早蝗為主,附以水、風、雹、霜、震、疫等災害,具有時間與區(qū)域的不平衡性。從時間上看,1942年以旱災為主,1943年以蝗災為主。從區(qū)域上看,豫西、豫北以旱蝗之災最為嚴重,而豫東、豫南則以水災晟重。從總體上看,其具有范圍廣、并發(fā)性、關聯(lián)性、積累性等特點。造成此次災荒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社會原因。自然原因包括降水、地形、氣候、農作物等幾個方面。

自然環(huán)境河南省地處中原腹地,位于華北平原南部的黃河中下游地區(qū)。北與河北省接壤,南與湖北省為鄰,西接陜西、山西兩省,東瀕山東、安徽。平漢、隴海兩路貫穿全境。河南的地貌結構大體是西部為連綿起伏的山地,東部為廣闊坦蕩的平原,山丘與平原分野鮮明。西部山地,地勢險峻,地貌景觀復雜,是地質災害多發(fā)地區(qū)。東部平原內散布低洼地、背河洼地、古沼澤等,流水不暢,是洪澇災害發(fā)生的主要地段。河南河流眾多、水系發(fā)達。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計有470多條,其中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多條。受地形、氣候的影響,沿河地區(qū)也是洪澇災害嚴重地區(qū)。

河南地處暖溫帶和北亞熱帶地區(qū),具有明顯的過渡性氣候特征。氣候特征是:冬季寒冷而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各地平均氣溫為13~15℃,豫北豫西山地、黃土丘陵地區(qū)氣溫偏低,年平均氣溫在13℃以下?;春右阅虾湍详柵璧啬昶骄鶜鉁卦?5℃左右。省內年平均降水量為600~1200毫米,由東南向西北依次遞減?;春右阅系貐^(qū)為1000~1200毫米,黃河、淮河之間為700~1000毫米,黃河以北地區(qū)為600~700毫米,南陽盆地為750~850毫米。全省年平均蒸發(fā)量1100~1700毫米,與降水量地域變化相反,由北向南遞減。全省受西伯利亞冷高壓和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控制,冷暖氣團交替頻繁,在復雜的地形、地貌影響下,造成全省天氣多變,降水時空分配不均,變率較大的特點,各種自然災害,特別是早澇災害頻繁發(fā)生,呈現出南澇北旱、西旱東澇的災害格局。

title
電影《一九四二》劇照(來源:百度)

1942年,在這兩萬平方英里的重災區(qū),成千上萬的難民只能沿著兩條主要通道逃亡:隴海鐵路和殘余的舊平漢鐵路。政府在隴海線上每天開設了免費的火車轉運難民,24小時能輸送1500人。但擁擠不堪的車廂,載著攀爬在外面的人們,只能疏散饑民中的一部分。每天有4000~5000人沿著這條西去的通道出逃。災荒往往周期性地光顧這片平坦而且稱得上肥沃的河南平原。

最先,難民從三頓飯改成兩頓,從兩頓改成一頓,不吃菜,不吃油,不吃鹽,然后吃谷皮,吃麩皮,吃平常飼養(yǎng)牲畜的東西,夢想著只要能維持性命,度過荒年,便算萬幸。但是,谷皮、麩子也沒有了,他們開始吃草根,剝樹皮,嚼樹葉,用平常牲畜都不吃、只能作肥料的東西來填入他們的腸胃。

1942年河南災荒造成的損失十分嚴重,餓死者300萬人,逃荒者300萬人,幾乎全省人口3000萬人皆成災民。災荒發(fā)生后,位于河南境內的三種政權都采取了救濟措施,但卻收到了截然不同的效果。在國統(tǒng)區(qū),國民黨政府采取了以政府救濟為主的救災模式。在這種模式下,省政府依賴中央政府,縣政府依賴省政府,災民依賴縣政府,形成這種政府包辦的、"依賴型"的救災機制。因沒有長遠的規(guī)劃與根本上的救治措施,所起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此次災荒中,民間救災力量也積極參與到救災中來。在三個不同政權控制的區(qū)域中,民間救災有不同的表現。

(資料來源:《1942:河南大饑荒》《河南歷史時期干旱研究》和《河南自然災害》

編輯:劉珺
收藏此頁】 【打印
相關新聞:
    關于我們-營銷中心-廣告服務-聯(lián)系我們-人員招聘-網站律師-客服中心-會員注冊-中國天氣通-mobile版-微天氣-使用幫助-網站地圖-版權聲明

    客服郵箱:service@weather.com.cn 廣告服務: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制作維護與商務推廣: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
    鄭重聲明:使用本站天氣信息,請與本站聯(lián)系獲取天氣信息使用授權 授權郵箱 :service@weather.com.cn

    京ICP證010385號 京公網安備11041400134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