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90后不僅要考上大學還要考個好大學
接觸的新鮮事物、資訊、服務多種多樣,學習、就業(yè)壓力或許更大
3+X,平行志愿、獨立招生……高考改革不斷讓“90后”嘗到“頭啖湯”。在一輪又一輪的變化中,“90后”專注的是,如何更好跨過高考這個人生中的大事件,完成自己的成人禮。而后,奔向向往已久、自由獨立的大學生活。
手機是備考減壓必備“利器”
在高考季中,“90后”的黃小錢(化名)和鄭璞印象最深的事,都與備考減壓的經歷有關。
鄭璞說,他上高中時,手機已經普及,但智能機還是奢侈品。即便是老式翻蓋機,也是復習減壓的“利器”。在微信還沒普及的時代,自習課上,同學間互發(fā)短信“吐槽”的功能使用頻率最高。男生圍著一臺手機看NBA文字直播則是最好的減壓方式。
住校的黃小錢則做些“瘋狂的小事”:偷偷跑到校外買菜,背著宿管,邀上一群女生,關上門自己做飯。擠在宿舍里等待食物沸騰的過程里,考試的煩惱瞬間就趕跑了。
過了兩年,現在的學弟學妹們考試時,減壓手段日新月異了——刷微博、喊樓、撕試卷……
不僅要“考得上”,還要“考得好”
2008年,高考擴招第十年。在這一年參加高考的黃小錢,壓力不再是“考不考得上”,而是“考不考得好”。
備考時,黃小錢覺得與往屆考生沒有太大差別:課桌上、抽屜里同樣堆滿小山一樣的復習資料,老師講課也圍繞考試而來。等了好久才傳閱到手上的娛樂雜志會讓自己很開心。除此之外,黃小錢覺得自己永遠睡不夠,上課補覺,放學補課。在顛倒的循環(huán)中,有些吃力,但她保持在年級30名左右的名次。
但那年考題出乎意料的難。剛考完,黃小錢有些懵,“不少同學都預計著要復讀了,我也一樣”。直到成績出爐,她才稍微松口氣——560分。接下來,填報志愿成了最關鍵的事情。2008年,廣西仍實行第一志愿優(yōu)先錄取的模式,“這意味著志愿沒填好就可能要復讀”。
在志愿的選擇上,比起老師和父母,黃小錢選擇了相信互聯(lián)網。黃小錢每天都在上網,了解熱門專業(yè)、高校排行。本來,在黃小錢的大學計劃里,建筑、通信專業(yè)是首選,但網上“工科專業(yè)很累人”的評論讓她打了“退堂鼓”。其時環(huán)保理念逐漸興起,出于錄取保險考慮,黃小錢自己做出決定,填報了當時較為冷僻的環(huán)境科學專業(yè),成為班上唯一填報這個專業(yè)的學生。
“高考的作用就在于能讓你進入好的大學,開拓眼界是最關鍵的,至于專業(yè)今后可以更改?!北е@樣的想法,黃小錢以超過一本最低控制分數線60分的成績,順利進入中山大學。
從就業(yè)角度選填志愿
直到今天,鄭璞還很清楚記得,2009年高考,全班54名同學全部考入本科院校的輝煌成績。當年,正是廣西開始推行平行志愿錄取模式的第一年。
鄭璞說,大家每天都斗志高昂地跟著老師的步調復習,但是對于人生的計劃完全空白。報什么志愿、什么學校都沒仔細考慮過,“只想著聽從老師的安排就好了”。考試的過程很平靜、順利。短途旅行、玩網絡游戲成了考后大多數同學的選擇。那年鄭璞考了550分。
因為平行志愿的錄取方式減小了風險,對于這樣的成績,鄭璞決定“沖一沖”。在志愿表中,他僅填寫了兩個專業(yè)——金融和新聞,且放棄了調劑。鄭璞說,對這兩個專業(yè),他沒有摻入任何理想化的情緒,僅是從就業(yè)的角度出發(fā),然后自己為自己做了決定。
如今,即將畢業(yè),鄭璞說,在高考過程中,自己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做出選擇,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禮。回想起來,那段同學們一起拼搏的日子很美好。(記者雷倩倩)
編輯:郭曉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