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氣網首頁天氣生活旅游

不像地震臺風頃刻間顛覆生死的暴戾,也不像霧霾沙塵發(fā)作起來不容忽視的壯觀,干旱如慢性毒藥,它悄無聲息地蔓延,日復一日地發(fā)展,用長期的干涸考驗著生于其上的人們。

如今,西南地區(qū)(云南、貴州、四川南部)已經經歷了4年冬春的干旱之苦。到底旱區(qū)災民經歷了怎樣的干涸之苦?當前的旱情如何?四年連旱的原因是什么?干旱還會持續(xù)多久?本期天氣視點帶您走進西南四年連旱,直擊云南重旱區(qū)。

陳振林,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fā)言人。

呂厚荃,國家氣象中心農業(yè)氣象中心主任工程師、農業(yè)氣象服務首席專家。

“長期的溫高雨少使得當地‘濕季不濕,干季更干’?!?/P>

 

“連年干旱除了教會我們眼下節(jié)約用水合理用水之外,更應該引起大家對長期干旱規(guī)律的關注和研究?!?/P>

連旱重創(chuàng)云南生物多樣性  貴州41萬余人飲水難  四川干旱損失17.4億

旱情直擊

2月底本該是云南小春作物產量形成的關鍵時節(jié),然而在呂厚荃走訪的大理州祥云縣的鄉(xiāng)村里卻看不到成片的作物,片片梯田上只有枯萎的豌豆、絕收的大麥,甚至直接撂荒的土地。“因為用水受到限制,很多農戶不僅收不到春糧,而且還不得不放棄種植夏糧?!?/P>

 

不僅是糧食,山區(qū)人的飲水也日益艱難。本應在旱季支持村民用水的水庫不少降到了最低水位,有的甚至直接干涸見底,呂厚荃在祥云縣就看到了不少這樣的庫塘。更讓人擔憂的是,很多老百姓自家備用的水窖也都干了,盤旋狹窄的山路還加重了送水取水的難度,不少村民感覺今年干旱的日子比2010大旱時還要艱難。

 

據云南省民政廳報告,截至3月18日9時統計,干旱災害已造成云南810.4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35.2億元。遭受干涸之苦的豈止云南,去年11月以來,貴州、四川、重慶等地出現不同程度的旱災,情況同樣不容樂觀。而這樣的干涸也不只出現今年,2009年開始至今,西南地區(qū)四年連旱成為事實。

進入詳情

氣候“元兇” 暖干化

關于西南地區(qū)干旱的成因,陳振林和呂厚荃給出了一個普遍的觀點:西南地區(qū)干濕季分明,冬半年降水稀少,氣候干燥,而5至10月的雨季降水量約占全年的85%以上,所以一旦雨季的降水量偏少,蓄水不足,就有可能導致整年的干旱。

 

事實是,在過去四年里西南地區(qū)降水持續(xù)偏少,其中,云南去冬今春的降水更是異常偏少。呂厚荃介紹,去年10月以來,云南全省平均降水79.4毫米,偏少53.4%,調查組所到的中西部各縣市有的甚至偏少到90%,幾乎終日不見雨水,堪比2010年云南百年一遇大旱。

 

雨少的同時,西南地區(qū)氣溫還連續(xù)四年持續(xù)偏高。國家氣候中心監(jiān)測到,西南地區(qū)2009至2012年平均氣溫總體偏高0.3℃,有的月份偏高3℃以上。陳振林表示,長期的溫高雨少使得當地“濕季不濕,干季更干”,土壤底墑隨之持續(xù)降低,河流水庫的水量也在減少,雨季蓄積不到足夠水量,旱季用水自然陷入困境。

進入詳情

干旱易“結”不易“解”

干旱無聲,帶來的是“溫水煮青蛙”式的災難。人們對旱情初發(fā)時的情況認識不足,后期隨著干旱加重,不可逆轉的災害已經造成。“尤其是靠天吃飯的老百姓,面對滿地絕收的莊稼時,才意識到今年旱到無法種植這些作物。”呂厚荃說,這次四年連旱災情疊加,警示作用更加明顯。

 

眼下,干旱并沒有停止發(fā)展。未來,旱情的緩解也尚需時日?!澳壳拔髂虾祬^(qū)沒有明顯的降水,且降水持續(xù)偏少,展望到整個3月份也不容樂觀,所以我們判斷西南地區(qū)的氣象干旱要持續(xù)發(fā)展?!标愓窳终f。國家氣候中心預測,云南今年春季(3至5月)云南持續(xù)降水偏少、氣溫偏高趨勢。

 

持續(xù)溫高少雨將使旱情繼續(xù)發(fā)展,加劇對農業(yè)生產的影響?!澳壳霸颇险迪氖兆魑镄杷叻迤冢磥碓颇虾祬^(qū)基本沒有降水,旱情將持續(xù),尤其山區(qū)、坡地及無灌溉條件的壩區(qū),小春生產將受到不利影響?!眳魏褴醣硎?,一般來說,如果5月下旬當地雨季正常開始的話,旱情才有機會逐漸緩解。

進入詳情

結語

呂厚荃告訴記者,在昆明,出租車廣告牌關于節(jié)約用水的標語隨處可見;在走訪的鄉(xiāng)村,一水多用幾乎成為共識;而今年3月1日起昆明還實施了“減量保時段”供水措施,楚雄更是提前一個多月啟動限水方案。

 

“連年干旱除了教會我們眼下節(jié)約用水合理之外,更應該引起大家對長期干旱規(guī)律的關注和研究,根據當地天氣氣候特色調整種植結構,水源條件偏差的地區(qū)擴大水改旱面積等等,都是長遠抗旱需要做的。”呂厚荃說,氣象部門也會加強預測預警,抓住有利的天氣條件開展人工降雨。

往期回顧

欄目制作團隊 監(jiān)制:衛(wèi)曉莉 顧問:李小泉 王靜 策劃:徐輝 余曉芬 編輯制作:劉文靜 視覺效果:谷成 欄目郵箱news@weather.com.cn
關于我們-營銷中心-廣告服務-聯系我們-人員招聘-網站律師-客服中心-會員注冊-中國天氣通-mobile版-微天氣-使用幫助-網站地圖-版權聲明

客服郵箱:service@weather.com.cn 廣告服務: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制作維護與商務推廣: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
鄭重聲明:使用本站天氣信息,請與本站聯系獲取天氣信息使用授權 授權郵箱 :service@weather.com.cn

京ICP證010385號 京公網安備11041400134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