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活動影響現代氣候:從1750年工業(yè)化革命后凸現
證據之一:溫室氣體直線上升。
現在來看看人類干擾自然的變化究竟有多大的強度。
通過1萬年中CO2大氣含量的比較,科學家得出結論,今天CO2等溫室氣體上升的速度和絕對值都超過了以往1萬年。從這張南極LawDome冰芯資料顯示的近1000年大氣CO2濃度看出,從1750年開始大氣中溫室氣體明顯增加。
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大氣中的CO2含量是非常穩(wěn)定的,在人類文明的1萬年里大致上都是在280ppm,迅速上升的年代大概在1750年。那是工業(yè)化開始的年代,瓦特發(fā)明了蒸汽機,人們開始大量地使用煤;近100年,石油、天然氣開始使用,工業(yè)化與電氣化進程大大推進。
這些數據并不是直接測量得知,而是通過南極冰芯(鉆到2-3公里以下)等不同地區(qū)得到的分析數據。1957年,世界上有眼光的科學家在夏威夷群島建立MaunaLoa觀象臺,率先用儀器測量CO2,測出的結果讓科學家們都感到一驚:從近代開始CO2含量就直線上升。從下圖可以看出,CO2含量在2003年5月已達到379ppm。無獨有偶,中國科學家在1990年代初也建立了自己的觀測站,建在青海共和縣瓦里關山,測量的數據跟美國夏威夷群島完全一樣。所以說在中國,大氣中CO2含量上升與全球一樣,都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證據之二:溫度不斷上升。
溫度上升不僅在陸地上,海洋上也是如此。從1900年開始,海洋溫度一路上升,連3000米深的中部海洋的溫度也一直在上升。如果再伸展到底層,將引起很大的問題。深海里所有的水合物都是冰凍的,一旦溫度上升,(在5000萬年之前發(fā)生過這種事情)所有凍結的東西就會融化?,F在很多企業(yè)非常關注深海水合物,即含甲烷的水合物,認為這是天然氣的來源,希望能夠作為可燃冰采上來,再融化,正好可以作為天然氣。科學家們預測,如果氣候變暖,增溫到達深海的時候,自然界本身就會產生這個過程,它會不斷地冒出甲烷泡,量要比陸地上大一倍。這樣,大氣中的甲烷就會更多,甲烷產生的增溫比CO2大20-27倍。從這個角度講,海洋的增溫應引起我們更大的警惕。
證據之三:重現氣溫變化。
世界各地的科學家用了23種氣候模式,去模擬1900年到今天的溫度變化。在高速計算機上計算,把CO2、太陽活動與火山爆發(fā)因素考慮進去,算出一個溫度變化的曲線,力求和真實的曲線一致。氣候學家做到了。接著把CO2去掉重新模擬,發(fā)現在1950年之前,變化不大,就說明自然因素在氣候變化中也起作用,但1950年以后兩個曲線就不一樣了,說明CO2是1950年以后控制氣候的因素。
所以,正確的表述是:近100年的氣候變化是由于人類活動和自然變化共同引起的,但最近50年,主要的氣候變化可能或者很可能是由于人類活動引起的。為此,世界各國政府為保護氣候制定了氣候變化公約和《京都議定書》,一旦成了政策上的行動綱領,世界各國就必須遵守。所以氣候變化由科學問題變成了一個政治問題、外交問題、環(huán)境問題。